首页>工作动态>观点

廖兵:建设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科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2日来源: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

     身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科技资源的重要聚集区,广东省科学院积极探索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具有重要分析价值。自2015年新的广东省科学院组建以来,广东省科学院紧跟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步伐,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育成孵化体系,为支撑广东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广东省科学院的实践做法,尝试为我国新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助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地方经验。

广东省科学院积极推进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必须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着力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地支撑中小企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与产业化推广,历经原始创新、工程化创新、产业化创新不同阶段,涉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等多方位创新主体与组织载体,并深刻地影响产业经济结构和国家竞争力。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技术转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尽管我国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建立,但多依赖于政府推动,企业吸纳科技成果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凸显;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办公室、孵化器、科技等园区技术中介载体又相互孤立,技术转移链条“断链”问题层层突出。如何畅通科学技术前沿“最先一公里”与技术转移应用“最后一公里”,无疑要求构建一个能将技术转移对象、技术转移载体和技术转移动力塑造为自我循环、动态改进的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广东省科学院始终从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建设,对推动广东区域产业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组建以来,广东省科学院紧紧围绕“一个定位三个目标”(1),致力于技术育成孵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在体制机制方面做了多种有益探索。该技术育成孵化体系旨在满足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不同成长需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构建全过程、全要素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目前,广东省科学院采用“机制+孵化载体+人才”创新模式,在技术育成孵化阶段提供技术人才服务、技术市场载体、技术信息匹配、技术价值评估、技术金融服务等全链条服务。通过深度连接多方参与主体匹配技术供需,实现由个体“单打独斗”向群体“协同突破”演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建设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中小科技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六年以来,广东省科学院在建设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做出了以下努力与举措。

  一、探索建立多层次立体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育成孵化组织载体

  (一)探索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

  近年来,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新型创新组织范式变革,在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层面发挥了突破“制度高墙”的重要作用。如何顺应国际化趋势,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科研院所改革举措,赋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省科学院一直在探寻的答案。为此,广东省科学院聚焦广东省“1+1+9”工作部署、“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以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新型研发机构的经验与做法,积极探索建设适宜广东特点的技术育成孵化组织载体——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

  广东虽然是经济大省和创新大省,经济体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首位,但粤东西北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存在的最大短板。在区域布局上,广东省科学院近年来在粤东西北布局建设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赋能区域协调发展。在组织架构设计上,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总经理)负责制和无行政级别的企业独立法人运行管理机制。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产业升级为发展理念;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引导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区域产业发展为核心功能;围绕广东省各地重点发展领域的前沿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地方支柱产业核心技术,依托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及高校联合相关企业面向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和应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有效整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打通科学、技术、产业环节,为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种参照企业化运营的管理模式和多元化的组建模式,有效地激发、释放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活力,大大提升了服务企业创新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

  (二)布局服务企业创新载体

  为充分发挥广东省科学院人才和创新平台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开展应用研究和集成创新,广东省科学院支持院属单位根据成果转移转化需要建设改造中试生产线、科技孵化中心、中试孵化基地、成果产业化基地等,打通原创技术和企业应用之间的壁垒,向企业提供实用技术。在省重点产业和规上行业中选择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认定实施一批广东省科学院企业工作站,组织稳定的科研团队为企业持续实施关键技术研发和提供技术创新服务。不断强化建立健全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服务平台,加强广东省、市数据互联互通,促进全省孵化服务资源的交流共享。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资助和奖励。此外,还鼓励、支持院属单位参与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三)建设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

  自组建以来,广东省科学院始终将孵化载体的专业化发展作为促进“双创”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生物与健康、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装备与制造、电子与信息、智库与服务”六大创新板块,推进“板块式”的专业科技孵化器建设。首先,广东省科学院积极构建集“创业苗圃+专业孵化器+高企加速器”一体化的全孵化链条育成孵化建设,以实现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过程孵育,力争催生一批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为广东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其次,积极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建立一批全要素、开放式、便捷化的创业俱乐部、创新工场、创业咖啡屋、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载体,为初创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和市场咨询,节约高科技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进而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以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目前佛山产研院打破传统“单点突围孵化”,打造了“创业咖啡-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路径。最后,不仅支持院属单位科技成果、科技型企业进入各类孵化器培育,而且鼓励院属单位在专业科技孵化器建设中发挥优势特色、盘活存量资源、加强院属单位之间的协作联合。通过原研创新知识外溢、产品输出、信息空间流动等途径,发挥“创新极”“增长极”的辐射作用,以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助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

  广东省科学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致力打造聚焦产业技术、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一是集聚英才。通过构建国际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完整孵化链条,建设适应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人居环境,打造一批国际创业者的群居集聚区和创业孵化区。二是提升孵化能力。集聚国际国内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创业要素,引导科技企业专业孵化载体加快提升项目孵化服务能力。三是开放创新,鼓励先进技术境内外双向转化。瞄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顶级高校院所,建立离岸技术创新中心,甄选重大项目,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截至2021年,广东省科学院与以色列特拉维夫、俄罗斯、乌克兰等世界创新高地,联合举办国际化高端创新创业论坛及活动,并成立“院士创新成果转化中心”、“中国-乌克兰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白俄罗斯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等离岸产业技术创新载体,初步建立起“全球项目+国际孵化+广东加速转化”境内外孵化模式,同时也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二、探索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服务与监管体系

  2015年新修订实施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标志着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三权”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三权”改革是否意味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就畅通无阻了呢?事实上,基于“国资严格管理、高校隶属国有”的基本国情,高校科研院所依然面临科技成果等国有无形资产存在“越严格保护越实质流失”的悖论(即“国资诅咒”),这对入股型成果转化及技术创业非常不利。广东省科学院借鉴国科控股等经验与做法,引入混合所有制模式,正式触及由“传统科研院所管理”转向“管资产战略管理”体制改革,以实现科研人员在权利与动力上的激励相容。

  国有资产运营平台是当前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管资产”的重要市场化手段,目的是寻求在科研院所和企业制度范围内发展空间以赢得发展机遇。2019年12月,经过广东省政府批复,广东省科学院出资设立旨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平台和高科技产业投资运营控股公司——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科控股”),代表广东省科学院统一负责对院所控股、参股企业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并对院所其他经营性国有资产承担监督管理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依托省科学六大创新板块的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发展“资产管理、战略投资、孵化育成、产业服务”四大主业,逐步构建起以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广科双创产业发展(广州)公司等为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主体,按照“五统一”(2)的标准服务体系,四大主业聚焦投资、相互支撑、协同发展。截止2021年,广科控股运用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手段,采取自主建设、委托管理及合资运营等多种方式,初步建立起以广州为中心,覆盖佛山、梅州、珠海、江门乃至全省的综合性孵化基地、产业园区、创新中心,为广东省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商协会、企业提供产业技术升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智库咨询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探索建立技术经理和经纪人运营,形成利益捆绑利益共享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建设也离不开技术转移人才。技术经理(经纪)人作为科技成果和企业创新需求的重要媒介,在孵化过程中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提供“定制”、“落地”、“生根”甚至“保驾护航”类服务,发挥着组织、评估、沟通、调节、协同等关键性作用,最终帮助科研人员实现科技课题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集成孵化直至为企业所用、为技术市场所吸纳,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实上,技术育成孵化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且长周期的系统工程,如何构建激励技术经理(经纪)人运营的长效机制,促进技术经理(经纪)人运用自身专业与资源整合能力,多方位、全流程且高质量推进科技项目转化落地呢?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目前,广东省科学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通过建立限制性股权激励工具,创设“科研团队控股+技术经理(经纪)人”持股、跟投等股权激励模式,将既精通技术又懂管理、善于发现并利用市场机会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商业化和产业化的高层次创新(技术)复合型人才作为拉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这种“股权激励”的利益捆绑、利益共享机制,不仅激活了技术经理(经纪)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保障了“科学家安心做科研”及其释放出巨大的原研创新活力。但我国技术转移面临“人才队伍不强”、相关培训“多而不精、全而不专”等问题。未来,广东省科学院将建立集“培养方案、培训大纲、培训师资及评价认定”“四位一体”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以提升技术经纪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衔接科学家、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市场等多方主体优化资源配置能力,持续完善地市孵化行业组织,为技术育成孵化注入人才动力与活力,以便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结合、发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催化剂”作用。

  四、探索科技金融机制,为创业孵化注入资金源水

  不同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高科技企业,种子期、初创期中小高科技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可能更为严峻。为解决技术育成孵化过程中科研人员与科创企业资金瓶颈,广东省科学院积极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新模式,借助金融的力量促进技术育成孵化。重组以来,特别是近三年的创新发展中,广东省科学院积累了一些技术育成孵化的经验,有效发挥广东省科学院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通过探索通过股权改造的方式,打造各组织载体交叉持股、业务互促互荣的一盘棋式协同模式,为创业孵化注入了资金源水。为解决孵化所需超过初始投资的资金问题时,采取银行无抵押贷款或银行委托贷款方式,推进技术的孵化。广东省科学院还不断建立健全与银行、证券、保险、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为科创企业提供全链条、多层次金融服务生态。通过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将企业资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引入资本运作体系,正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原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譬如,对有条件的院属参、控股科技企业进行业务和资产重组、建立“创新+产业基金+VC、PE、风投”的新机制,优化治理结构、实行股份制改造,着力培育上市公司。对标国内先进科研机构在科技金融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赋予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一定的投资功能,促进科研、产业、资本融合,减少技术育成体系过程中科研成果“找资金”的过程,缩短成果转化时间,实现资金循环与“造血”功能。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反哺科研活动,引领新一轮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不断完善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

  广东省科学院不断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支撑企业创新,促进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对院所科技人员创业主体授予一定比例企业股份,或以企业股权为标的,以科技成果转化价值或企业价值为基础设计合适的激励协议,包括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科研人员因此成为企业股东。一方面使科技人员研究开发时注重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提高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使科技成果转化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希望能加强科技人员、科研单位、企业三方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期合作,形成稳定的产学研联盟。广东省科学院还不断加快规范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推行全成本核算,以创新产出为主要评价指标,优化职称评审,实行市场化薪酬制度,优化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激励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同时,广东省科学院建立健全含政府奖励、用人单位奖励和社会力量奖励等多层次奖励体系。

  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建设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有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促进经济和科技结合的问题时,多次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产业发展需求,集成各类创新资源,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广东省科学院重组以来,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着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育成孵化和产业化。尤其在全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行动”和“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以来,广东省科学院的技术孵化育成体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日益显著。

  一、转化加速行动落地,长效机制日益完善

  六年来,广东省科学院通过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在省级科学院率先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以“机制+载体+人才”建立起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技术经理(经纪)人运营,利益捆绑、利益共享的技术育成孵化和产业技术服务工作机制。探索“科技+金融+产业”,打造广东省科学院天使资本池,撬动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与单列管理试点工作,强化全过程管理和服务,探索分类赋权激励机制、决策机制、风控机制、评价机制、容错机制。深化与地市政府、省属国企政产学研合作,探索“创新+区域+企业”供需精准对接、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合作机制。上述创新与探索,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体系呼之欲出

  技术孵化载体多点开花。广东省科学院聚焦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业集群,提升资源汇聚和配置能力,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专注于技术育成与孵化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采用初创公司的模式,推动高新技术的前期育成孵化。其中,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健康四大领域开展产业技术孵化育成,三年已成功孵化培育出包括院士创业公司和国内首家半导体可靠性检测科技创新企业在内的技术初创公司累计60家。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生物与健康、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资源与环境等领域,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育成和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成立一年多时间累计孵化10家农业、环保领域技术初创公司。

  产业技术转化验证平台为技术育成和产业化加速。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南繁种业育种技术和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技术等技术转化验证平台正在积极建设中,建成后将有效催生相关产业的创新技术。

  科技专业孵化器和双创产业园为成果转化提质增效。“广科双创”公司依托广东省科学院强大的科技创新资源,搭建五大产业方向的创新孵化集群,通过“矩阵式”服务模式为区内不同生长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涵盖属地、基础、增值、生态与公益服务在内的体系化服务。在广东各地建设的专业技术双创产业园也陆续成功孵化近六十家技术初创公司。

  “南方双创汇”科技成果转化线上服务平台名声在外。紧跟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开发上线“南方双创汇”微信小程序,建设了成果、专利、共享仪器设备、专家、科技文献和政策法规等数据库,形成了“一网一端一平台”的科创资源共享服务生态圈,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目前正在持续推动“南方双创汇”实体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

  三、聚焦产业服务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有声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广东省科学院聚焦产业创新发展深耕细作,在成果转化上取得了喜人业绩,支撑和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发显著。据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 智库)发布的《在穗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报告(2019年)》显示,广东省科学院在总体支撑指数、产学研结合指数、成果转化指数、产业平台支撑指数和人才支撑指数等5项指数的排名中均位列在穗科研院所第1位。据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广东省科学院“四技”收入在全国2072个科研院所中排名第4位,居在粤研究机构第1位。经科技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第三方评估表明,广东省科学院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省级科学院,走在全国地方科学院的前列,是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支重要战略科技力量。近六年,孵化以“中科云图”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120家,技术服务企业3.8万家(次)/年,“四技”收入(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达37.9亿元。

  注:

  (1) “一个定位三个目标”是指广东省科学院“聚焦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研究,兼顾重大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满足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定位、实现“广东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组织载体、创新驱动发展的枢纽型高端平台”的目标。

  (2)统一的建设标准、统一的服务平台、统一的运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统一的园区品牌形象、统一的管理平台。
                                                                                                                                                                                                                                                                         来源:广东经济